> 文章列表 > “勾践戊辰还灭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勾践戊辰还灭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勾践戊辰还灭吴”的出处是哪里

勾践戊辰还灭吴”出自宋代邵雍的《吴越吟二首》。

“勾践戊辰还灭吴”全诗

《吴越吟二首》

宋代 邵雍

夫差丁未曾囚越,勾践戊辰还灭吴。

二十二年时返复,一如当日却乘虚。

《吴越吟二首》邵雍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吴越吟二首》是宋代文学家邵雍所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《吴越吟二首》

夫差丁未曾囚越,

勾践戊辰还灭吴。

二十二年时返复,

一如当日却乘虚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描述了两个重要历史事件:夫差丁未囚禁了越国,而勾践在戊辰年回来并最终灭亡了吴国。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来表达对吴越两国兴衰的思考,并融入对历史循环的观察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准确的语言,传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。首句提到夫差(吴王)丁未年(即战国时期的一个时间点)并未囚禁越国,勾践则在戊辰年(即春秋时期的一个时间点)回来并灭亡了吴国。诗人以年代的表述,点出了两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。

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这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跨度,用\"二十二年时返复\"表达了历史的循环和反复。历史在时间的轮回中似乎没有真正的进步或改变,两国的命运交替出现。最后一句\"一如当日却乘虚\"则表明历史似乎在某种程度上重演了,新的征服者乘虚而入,类似于当初的夫差对越国的行动。

整首诗抓住了历史的核心,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,揭示了历史的循环性和人事的无常。作者邵雍以诗词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,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类行为不变的深刻观察。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形式,传达了深沉的哲理和对历史的思考,展示了邵雍卓越的才华和洞察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