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远度龙堆道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远度龙堆道”出自宋代李曾伯的《贺新凉(自和酬书院诸丈)》,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象,还隐含着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。说到这,你是不是也在想,古人是如何将这些复杂情感融入短短几个字中的呢?其实,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用最简洁的语言,传达最丰富的情感。李曾伯通过“远度龙堆道”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民族的坚韧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。
那么,为什么这句诗能引发后人的共鸣呢?或许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更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。就像我们现代人,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,不也是需要“远度龙堆道”般的勇气与毅力吗?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,我们常常感到迷茫与压力,但李曾伯的这句诗提醒我们,无论前路多么艰险,都要坚定信念,勇往直前。
所以,下次当你感到迷茫时,不妨想想这句“远度龙堆道”,或许它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力量。毕竟,人生如诗,每一个字都值得细细品味,每一段路都值得勇敢前行。
“远度龙堆道”出自宋代李曾伯的《贺新凉(自和酬书院诸丈)》。
“远度龙堆道”全诗
《贺新凉(自和酬书院诸丈)》
宋代 李曾伯
梦觉闻鸡报。
问岘边、晋家城郭,旧邦新造。
谁遣平明旌旆入,人说当年草草。
犹幸把、腥埃俱扫。
封越老苍方寸在,任酋渠、远度龙堆道。
还又过,一春了。
少年意气轻三表。
到如今、名惭小范,功插前召。
赖有把茅归去是,乘此抽身须早。
何苦受、天来烦恼。
报国丹忠虽未泯,奈长卿已病文渊老。
聊把酒,仰天笑。
作者简介(李曾伯)
李曾伯(1198~1265至1275间) 南宋词人。字长孺,号可斋。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。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属浙江)。